首页

优美之家sm舔脚论坛

时间:2025-05-29 10:29:42 作者:特朗普:若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州,可免费使用“金穹” 浏览量:17502

  中新网通辽11月29日电 题:内蒙古八旬退伍兵义务看护烈士陵园13年

  中新网记者刘文华

  29日下午,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高若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们来到高若烈士陵园,上课外实践课程——清扫陵园内积雪。年过八旬的何宝珍老人也和孩子们一起,一下接一下地清扫落叶积雪、擦拭墓碑,并为学生们讲述先烈的英勇故事。

  寒来暑往,秋去冬来,过去的13年,这位老人把看护陵园当成自己的事儿,也把陵园里安葬的烈士当成了家人。

  “多亏烈士们打下了江山,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现在吃、喝、穿、戴都不愁了,我们更要守护好他们。”老人由衷地感叹。

何宝珍老人清扫烈士陵园内积雪。 胡建华 摄

  何宝珍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黑龙坝镇高若村村民,也是一名82岁的退伍老兵。年轻时在额济纳旗,高强度的体能训练、骑着骆驼进行六七天的巡线任务非但没让何宝珍感到艰苦,反而觉得为祖国站岗放哨无上光荣。

  “站岗放哨也好、巡逻也好,怎么辛苦也觉得高兴。我就寻思,一定要光荣地完成好(任务)。”何宝珍回忆道。

  服役期间,何宝珍连续三年被评为“五好战士”。1968年4月,25岁的何宝珍退役回乡。他任过教、当过10余年生产队长,部队的优良作风深入血脉。

  何宝珍所在的高若村,以纪念烈士高若而得名。高若原名倪春旭,河北省藁城县南洼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同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10月任开鲁二区区委书记,1947年7月任七区区委书记兼区长。1947年9月17日夜,七区政府在欢迎新兵时被反动势力包围,高若被叛徒连开数枪杀害,年仅27岁。和高若一起牺牲的,还有前来征兵的刘排长。为纪念英勇牺牲的烈士,县镇两级政府立墓碑、建陵园。2011年,高若烈士墓被评为开鲁县(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配设看护人员一名。当过兵、家离陵园比较近的何宝珍成为看护陵园的不二人选。

  何宝珍说:“高若烈士当年舍家撇业地来到咱们这儿,我也是当兵的,我知道在外边的不容易,所以对他很有感情。他亲属不在跟前,我待着也是待着,经常给扫扫陵园,就是表达对他的敬意。”

  每次来陵园清扫烈士墓,何宝珍都会一边打扫,一边和烈士说说话,现在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幸福生活,他都会讲给烈士听。老人不知道的是,十几年坚持义务清扫陵园、守护墓碑的他,早已成为儿女和村民们心中了不起的人。

  13年前何宝珍栽下的40棵小杨树,如今像卫兵一样静静守护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和烈士墓碑周围,何宝珍却已躬身驼背、满头银发。

  何宝珍的长子何文奎觉得父亲做的这件事特别有意义:“我爸是在用行动教育大家,不要忘记为我们流过汗、拼过命的先烈。”他见父亲从家一桶一桶往陵园拎水浇树太辛苦,就在离陵园最近的地里打了眼井。“我爸现在身体还不错,去陵园也是锻炼身体。假如我爸真的干不动了,我们晚辈会接过这个接力棒。”

何宝珍老人(左)与儿子一起清扫烈士陵园内积雪。 胡建华 摄

  在黑龙坝镇高若村妇联主席田春慧看来,何宝珍对烈士有一种特别的情怀,“他坚持十多年义务为烈士扫墓,值得我们学习,我们都很敬佩他。”

  风华正茂时,何宝珍身挎钢枪守卫边疆,把报国之志写在茫茫戈壁滩上;年高德劭时,他手持竹扫守护陵园,把缅怀之情体现在年复一年的清扫日常。

  小雪节气已过,高若村17点不到天色就暗了下来,夕阳下的烈士墓在何宝珍打扫后分外清幽整洁,何宝珍也准备踏上回家的路。他向烈士墓深鞠一躬,说道:“老朋友,我们明天再见。”(完)

【编辑:王超】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美国否决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申请 中方回应

2月20日电 据路透社消息,当地时间2月19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外长会议上,除匈牙利外的所有欧盟国家都警告以色列不要对拉法发动进攻。

日本宣布拟对半导体等领域实施出口管制 商务部回应

新产品的火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产能跟不上,人员不够用,成为张明强的“新烦恼”。扩大产能,成为他春节过后的首要任务。“购置设备、招聘员工都在积极进行。”张明强说,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让产能提升3倍,满足订单需求。

香港大学教授李成:人工智能深刻地改变了一切,除了人们的思考方式

在《热血当歌》中扮演田汉的青年舞蹈演员张子豪说,接到角色后,他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增加对角色的了解。在表演中,张子豪加入了一些田汉在生活中的小细节,如双手叉腰、扯扯衣角,人物形象更鲜活。

尺素金声|“明星”水果车厘子,见证开放中国带来的世界机遇

信息时代,乡村地名信息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要素,也是数字乡村建设的一部分。加强乡村地名建设,提升地名信息服务效能,有利于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助力数字乡村建设与发展。比如,在一些偏远的乡村地区,无论是发展旅游,还是畅通物流,“我在哪儿”经常给人带来困扰。近年来,民政部聚焦乡村百姓出行导航、快递物流不便的现实问题,先后指导互联网地图平台规范标注乡村地名670余万条,新增地名覆盖全国200余万个乡村居民点,有力促进了群众出行导航、快递进村、山货进城。当前,应进一步加快为农村地区设置地名标牌,推动乡村地名“入网”“上图”,以地名建设为乡村发展赋能,让乡村要素流动更便捷、更智能。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加快完善数据要素基础制度体系 不断激发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活力

村组道路实现硬化,电网改造全部覆盖,自来水通户率、卫生厕所普及率、生活垃圾处理率均达100%……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港中坪村看村貌察村情,把脉基层治理。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